昌都市洛隆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寻亲取得显著成效
2025-10-28 10:12:39      来源:西藏商报    

昌都市洛隆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寻亲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已有155位英烈魂归故里

近年来,昌都市洛隆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将烈士寻亲工作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政治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推进烈士寻亲工作,通过机制创新、多方联动、精准施策,让百余位沉睡高原的英烈逐步与亲人“重逢”。

寻亲工作以精准信息为核心,构建“立体核查”体系确保源头准确。深挖本土线索,通过基础地名信息比对、康沙烈士纪念碑篆刻姓名与相关家族族谱逐一核验等方式,全面梳理烈士身份关联信息。攻坚信息纠错,针对年代久远导致的姓名同音不同字、籍贯表述模糊等问题,开展1000余条烈士资料反复比对,累计核实修改信息210余条,为后续寻亲排除障碍。建立动态台账,对173位安葬烈士的姓名、籍贯、牺牲信息等进行系统化建档,实时更新寻亲进展与亲属对接情况,实现精细化管理。

同时,打破地域壁垒,形成“上下协同、内外联动”的寻亲合力。跨区域专项协作,联合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在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下开展“为49位重庆籍烈士寻亲”活动,借助重庆“141”基层智治体系,联动432个村(社区)开展排查,通过户籍比对、战友寻访、档案检索等方式,仅一个多月便为45位烈士找到亲人。激活媒体矩阵,于2024年11月12日起,借助20余家主流媒体扩散信息,帮助重庆籍烈士蒋必清之女蒋华英与56年未曾谋面的父亲“相聚”,实现线索快速响应。凝聚志愿力量,主动联系多个志愿团队及当地文化名人组建寻访小组,深入烈士籍贯地乡镇村庄走访知情人士,同时吸纳甘肃、山东、湖南、河南等11地志愿者参与,累计助力98名烈士寻亲成功。

以细节传递敬意,将服务从“找到亲人”延伸至“精神传承”。保障跨域祭扫,共接待烈士亲属15批70人次祭扫,协助渝籍烈属跨越1600余公里赴洛隆县烈士陵园祭扫,组织石柱籍等烈士亲属开展专场祭拜活动,满足亲属“带家乡水土祭英烈”的心愿。推进墓碑修缮,针对寻亲中发现的墓碑信息差错,启动系统性更正工作,逐一完善川渝、河南、陕西等多地烈士的墓碑信息,以严谨态度铭记英烈姓名,已完成14块墓碑49处错误信息的系统更正与修缮工作。讲好英烈故事,通过记录寻亲历程、祭扫场景,挖掘整理蒋必清、夏华清等69位烈士事迹,结合洛隆烈士陵园“市、县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营造崇尚英烈的浓厚氛围。

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寻亲工作,做到“寻亲不止、关爱不息”。面对6块无名烈士墓碑、12位未找到亲属的烈士等情况,通过“宝贝儿回家”“我为烈士来寻亲”等平台持续发布寻亲信息,公开联系电话与邮箱广泛征集线索,安排专人跟进核实每一条潜在线索。定期复盘寻亲经验,优化“信息核验—媒体扩散—区域协作—亲属对接”全流程,将专项行动转化为常态化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洛隆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已成功为155位烈士找到亲属。下一步,洛隆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深化寻亲工作实效。在拓宽线索征集渠道,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的同时,依托洛隆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等宣讲活动,用行动践行“让英烈魂归故里”的承诺,让英烈精神在“魂归故里”中进一步传承弘扬。(记者 芮怡星)

责任编辑:谢瑞娥

公安备案号:藏公网安备 54213202000001号 工信部备案号:藏ICP备15000041号-1 网站标识码:5421320001 版权所有:洛隆县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